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9169
菏泽市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张复臣 马翠荣 侯凤英 刘景顺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脊髓灰质炎监测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对菏泽市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本市保持无脊灰状态进展。方法:根据菏泽市疾控中心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资料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10年共报告AFP 25例,无脊灰确诊病例。25例AFP病例分布在本市的8县区,呈散发;AFP病例48 h及时调查率为96.00%,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为88.00%,未分离出脊灰野病毒,脊灰疫苗病毒分离阳性率为20.00%,未分离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和疫苗变异脊灰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16.00%。结论:菏泽市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部分县区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较低。建议仍应加强AFP监测,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脊髓灰质炎监测

    中图分类号 R51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8-0082-02

    笔者对菏泽市2010年AFP病例流行病学进行统计监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脊灰发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AFP病例监测系统;个案资料来源于全市AFP病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实验室资料来源于省脊灰实验室检测数据。病例和分类执行卫生部WS294-2008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

    1.2 方法

    利用建立的AFP监测系统进行快速专报,县级及以上计免专业人员对病例进行调查、采样和随访,省市专家及有关人员对病例进行临床检查,脊灰实验室进行粪便标本的病毒分离及鉴定由省脊灰实验室完成,脊灰病毒型内鉴别由国家实验室完成。省疾控中心结合流行病学、临床检查和病毒分离结果,对每一例AFP作出最终诊断。

    1.3 数据统计

    利用EPI info、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发病概况 2010年AFP监测系统共报告菏泽市2010年麻痹的病例54例,共排除AFP病例29例,诊断AFP病例25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94/10万。

    2.1.2 流行病学分布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