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8
编号:13726718
全血粘度实验室参考范围的建立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刘俊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建立笔者所在医院乃至所在地区实验室全血粘度的参考范围。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职工4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599例的全血粘度的检测数据,通过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x±1.96 s)为可信限,作为参考范围。结果:得出了低切到高切6个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的参考范围,每个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参考范围男性都高于女性,笔者所在医院实验室全血粘度参考范围高于北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结论:在全血粘度的参考范围建立这个问题上,应分年龄段、分性别、分地域性的多因素进行建立,寻求一个既准确而又不繁琐的参考范围,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全血粘度; 参考值范围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057-02

    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在临床上血液流变学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预防以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上均有重要意义。血液流变学检验内容很多,有全血类指标、红细胞类指标、血小板类指标、血浆类指标,其中全血类指标中的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征的指标,又叫做表观粘度,因为全血是非牛顿液体,因此其粘度值大小不是定值,而是与流场切变率有关,它是血液流变学中最重要内容之一[1]。然而全血粘度和全血粘度检测本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区海拔差异、男女差异、年龄差异导致的粘度差异、检测温度差异[2]、实验室及仪器差异导致的检验结果差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