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8
编号:13726729
补脾固元散药熨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型带下病的护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黄丽华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技术结合补脾固元散药熨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型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脾虚型带下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药熨及穴位贴敷及相关护理,对照组使用抗感染药氟康唑片,20 d后两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试验组治愈2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100.00%,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有2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小腹隐痛、喜温喜按或腹泻等,有1例出现皮疹。两组治疗带下病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结合补脾固元散药熨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型带下病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方便,无不良反应,适合患者长期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带下病; 药熨法; 穴位贴敷法; 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71.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075-02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相当于西医的细菌性阴道炎或慢性盆腔炎[1],属妇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多用抗感染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是副作用大。2012年3-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30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结合补脾固元散药熨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型带下病,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脾虚型带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年龄22~43岁,平均32.5岁;对照组30例,年龄21~44岁,平均32.5岁。所有患者病程均为2个月~1年,临床表现:带下色白量多,如涕如唾,连绵不绝,伴随症状有小腹隐痛、喜温喜按、面色晄白、四肢不温、神疲倦怠。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带下病症状、妇科彩超检查、白带检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