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6
编号:13677755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5日 张建伟 徐辉 邵瑞芳
第1页

    参见附件。

     ACI的基础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S),而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决定因子,且与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密切相关[5]。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当机体遭遇组织损伤、感染、炎症等时被激活,CRP水平随之升高。文献表明,CRP是AS形成的重要炎性因子。炎性反应在缺血事件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斑块内炎性反应可促进动脉血栓形成[6],是反应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之一。信廷想[7]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RP水平,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并且随着脑梗死病情的加重,血清CRP水平不断升高,提示血清CRP水平既反映ACI体内炎性系统反应程度,也反应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或组织损伤程度。因而,通过检测CRP可预测未来脑梗死患者的预后[8]。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CRP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同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减轻病人的炎性反应。

    目前,ACI治疗中广泛采用的超急性期溶栓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及抗凝血酶治疗;阻断或减弱缺血性级联反应的脑保护治疗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