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6
编号:13677933
保健护理干预对儿童龋齿发病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5日 王易 刘荣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干预对儿童龋齿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2年1月收治的无龋齿的200例小儿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经一年的时间2013年1月进行观察两组的小儿龋齿发病情况。结果:经合理的保健护理干预干预组患龋齿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30%。结论:保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关键词】 保健护理; 儿童; 龋齿

    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074-03

    龋齿俗称虫牙,在我国2005年的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以五岁儿童为例,每一百名儿童中就有超过66名儿童有龋齿[1],临床可分为浅龋、中龋、深龋,而中龋和深龋均会导致患儿出现牙疼症状,最直接会影响饮食,造成营养缺乏,同时由于小儿患龋齿大多是乳牙,严重患儿会影响牙龈、牙周,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牙齿生长。而对于儿童龋齿重在预防、防止龋齿的发生,同时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对小儿进行引导,因此笔者所在科室通过合理的保健护理干预,并经临床观察具有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2年1月收集的200例小儿为研究对象,年龄3~6岁,平均(4.5±1.3)岁,其中男97例,女103例。试验对比前经临床检查200例患儿均无龋齿现象,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小儿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3~6岁,平均(4.1±1.7)岁;干预组小儿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3~6岁,平均(4.7±1.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100例患儿每个月到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如出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并进行记录。

    1.2.2 干预组 由于研究对象为3~6岁儿童,因此对该疾病的理解能力及对日常生活习惯的自控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家长配合使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可对每位儿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互动,取得患儿的信任,通过玩耍过程来了解儿童的生活习惯,找出容易引发龋齿的因素。

    1.2.2.1 细菌的保健护理干预 经临床调查,主要诱发因素首先是细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