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0
编号:1365897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0
     3.4 牵引疗法

    目前有多种电脑控制的牵引床,牵引重量、力线可控,牵引时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可使椎间隙增宽,使列线不正的腰椎逐步恢复至一个相对正常状态,牵引可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的还纳,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松解神经根粘连[12]。韦以宗等[13]提出椎曲论,认为腰大肌的牵拉作用形成腰曲,腰大肌是维持腰椎稳定的重要前屈肌,把腰椎曲度恢复作为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牵引一般分为快速牵引、慢性牵引、三维牵引等,常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

    牵引术不一定都有效,目前评估牵引疗效的随访对照试验较少见,如突出的椎间盘在神经根内侧,则会愈牵愈痛,而且对于孕妇、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中央型、游离型突出及巨大髓核突出者不宜采用。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范德辉等[14]采用倒悬牵引治疗该病,将患者悬吊于颠倒的体位,以患者上身、双上肢和头部的重量作为牵引重量,每次牵引30 min,15~20 d为一个疗程,每天一次,共治疗90例,综合分析后显示结果其疗效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非体力-体力工作相关(P<0.05),而患者性别、突出部位与牵引疗效无显著相关(P>0.05)。年龄≥35岁是牵引疗效的保护因素,体重指数≥24 kg/m2和体力工作是影响牵引疗效的危险因素。韦理等[15]使用移动式均衡牵引架治疗,牵引时,脊柱两侧应用不同的牵引力,牵引30 min/次,对于腰曲曲度改变的患者放置一沙袋于其腰骶部,25 min/次,一疗程为2周,总有效率为92.43%。
, http://www.100md.com
    3.5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发展,中药治疗可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肾壮腰、祛湿利水、舒筋通络,使神经根的局部充血、水肿减轻或消除,局部炎症介质得到清除,局部微循环得到改善,恢复神经根结构及功能[16]。孟彪等[17]以中药内服结合外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疗效。通过中药外治法直接作用于局部,取效较快,但药效短暂;内服法调理脏腑功能,调畅气血,取效较慢,但见效后比较持久,内外合治则可优势互补,取效较快且持久。安海库[18]认为湿热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症候,以四妙丸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服用消炎镇痛药总有效率为56.67%,四妙丸由二妙散加牛膝、薏苡仁组成,二妙散中黄柏、苍术清热燥湿,治下焦湿热引起筋骨疼痛,加入牛膝为三妙丸,治疗湿热下注,双足麻木,加入薏苡仁构成四妙散兼顾脾胃,同时加入五加皮、桑枝等药物,现代研究认为:五加皮祛风湿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环氧酶-2有抑制作用有关,并且随着用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19]。
, 百拇医药
    3.6 综合疗法

    陈具堂等[20]运用赤凤迎源针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徐疾补泻法与针向行气法组合而成的复合手法,以“腰阳关”为主穴,行赤凤迎源针法,同时针刺大肠俞,环跳穴,配合益气养血,祛风除湿之中药热敷,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 d,共治疗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6.5%。李立[21]以三维牵引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体方法:采用三维牵引床以慢速牵引,牵引分为持续和摇摆2种,牵引力从30 kg开始,最大可到70 kg,牵引完毕,严格卧床3~6 h,可在腰围保护下下床,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配合中药黄芪五物汤加减治疗,现代药理认为黄芪、赤芍、地龙有扩张血管作用,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防治因局部受压神经根形成水肿。治疗结果,158例优良率85.0%。陈文等[22]采用持续牵引下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以病处华佗夹脊穴为主,根据疼痛部位配伍秩边、委中、环跳、等,总有效率100%,证明各疗法具有协同作用,效果理想。梁宇等[23]采用手法按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3.8%。陶艳丽等[24]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针刺配合深部热疗,有效率为100%,疗效显著。任华祥[25]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针刀治疗同时与正骨复位手法相配合,治愈46例,有效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6%。权革等[26]用针刺配合中药烫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痊愈22例,显效33例,有效23例,无效2例。结果显示,针刺和中药烫敷联合使用,两者相得益彰,可共奏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功效。
, http://www.100md.com
    3.7 其他治疗

    如口服西药、理疗、封闭注射、骶管注射、介入治疗等均可起到作用。常用西药有布洛芬、吲哚美辛栓等非甾体抗炎药,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甘露醇及维生素B1,腺苷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应用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止致痛物质的形成和释放,减轻神经根水肿,从而改善疼痛症状。

    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电磁疗法等,分别能作用于肌肉、皮下组织、深部肌层,并能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产生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改善患处供血,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单项或者多项联合应用,以消除肌肉痉挛,神经根水肿,起到消炎镇痛作用。

    近年来介入治疗方法很多,如“髓核化学溶解疗法”、“经皮髓核切吸术”、“臭氧椎间盘注射术”“ 射频靶点热凝疗法”等。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突出的患者,对于骨性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患者效果欠佳。近年来开展的射频靶点热凝疗法,该技术借助射频器的电刺激测试及阻抗监测系统,将射频针准确放置到发病部位,直接射频温控治疗,促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细胞内分子运动摩擦生热[27],致使突出部分的椎间盘组织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从而解除对神经的压迫。李展振等[28]以射频臭氧组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本病156例。显示结果表明:优134例,良20例,差2例。刘琳等[29]应用双极脉冲射频热凝术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共治疗18例,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均诉腰背部疼痛及下肢疼痛感减轻,疼痛评分及疗效评估均优于术前,生活满意度达88.9%。, 百拇医药(于海龙 冀晓薇 李亚光 李士权)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