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2
编号:13658010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救治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周春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胸痛症状缓解时间、CK-MB变化时间、ST段下降>50%时间、12 h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及溶栓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胸痛症状缓解时间、CK-MB变化时间和ST段下降>50%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冠状动脉再通率97.89%(93/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7%(45/95),出血率3.16%(3/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3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MI患者选择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在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及降低远期出血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钙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2-0126-03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并且在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AMI)疾病的患者例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AMI疾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表现出多发的特点,主要为患者的心脏管状动脉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出现的闭塞情况,进而造成患者出现心肌供血中断的情况。由于患者的局部心肌处于长时间的缺血及血氧状态,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肌坏死的情况,最终临床表现出心肌缺血症状,因此AMI疾病患者表现出极高的死亡率[1]。为了寻求针对AMI患者的最佳临床治疗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