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直肠、肛管疾病 > 肛瘘
编号:13657564
银离子敷料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摘要】 目的:探讨银离子抗菌敷料(爱康肤银)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肛瘘手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爱康肤银)填塞创面换药,对照组应用黄芩油膏纱条填塞创面换药,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出血、创面渗液、术后疼痛,从而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创面出血及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创面渗液、术后疼痛、愈合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银离子敷料; 肛瘘术后; 创面愈合

    中图分类号 R65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093-03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中医亦称痔瘘或肛漏[1]。肛瘘是肛门常见及多发疾病,手术治疗是现阶段可以治愈的根本方法。肛瘘手术属Ⅲ类伤口二期愈合,由于病变部位多侵及括约肌,且瘘管走行复杂,因而手术切口深而大, 且多为开放性创面,加上换药时机械刺激及粪便对创面的污染,故术后易出现创面出血、感染、疼痛、愈合时间缓慢等并发症,造成患者身心极大的痛苦。笔者所在医院肛肠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使用银离子抗菌敷料创面填塞换药后,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肛肠科行肛瘘切开术的住院患者60例,术前均完成血常规、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各项指标均符合手术指标,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18~46岁,平均(32.4±4.6)岁;对照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0~54岁,平均(34.5±6.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文献[2]诊断标准的肛瘘术后创面;(2)患者年龄在18~55岁,性别不限;(3)创面面积≥4 mm2和≤200 mm2者;(4)创面切口≤2个。

    1.2.2 排除标准 排除已知对该敷料成分过敏者。
, 百拇医药
    1.3 方法

    1.3.1 敷料制备 (1)试验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爱康肤银)4 cm×20 cm ;(2)对照组:采用黄芩油膏纱条,取笔者所在医院制剂黄芩油膏(苏药制字Z04000518),均匀涂抹在无菌纱布上(用量:每片7.5 cm×7.5 cm的单层纱布涂抹1 g黄芩油膏),放入不锈钢有盖方盘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制成了黄芩油膏纱布。

    1.3.2 换药方法 换药前中药坐浴15~20 min,温度为50 ℃~70 ℃,换药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腔道,用1∶10的稀释碘伏(豪牛牌:南京中和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苏卫消证字(2007)第0051号)进行创面消毒擦洗,清除坏死组织及渗出液,无菌纱布擦干后。(1)试验组:用银离子抗菌辅料(爱康肤银)填塞腔道最深处并覆盖创面,外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2)对照组:用自制黄芩油膏纱条填塞腔道最深处并覆盖创面,外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

    1.3.3 换药时间 两组均在肛瘘切开术后第1天进行创面换药治疗。每天上午排便后换药,直至创面愈合,总疗程14 d。
, http://www.100md.com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在术后1、3、7及14 d的创面疼痛、出血及渗液的情况进行比较。

    1.4.1 创面疼痛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痛觉来判定并画在数字上,观察记录并评分。根据实验情况将疼痛分成五级:无疼痛:VAS 0分;轻度疼痛:VAS 1~3分;中部疼痛:VAS 4~6分;重度疼痛:VAS 7~9分;疼痛剧烈,无法忍受:VAS 10分。

    1.4.2 创面出血 无出血:0分;量少,仅仅便纸带血:1分;一次出血量≤10 ml:2分;一次性便血量>10 ml:3分。

    1.4.3 创面渗液 术后创面无渗液:0分;渗液少,仅有局部少量渗液:1分;渗液较多,染透内裤:2分;渗液多,需用卫生纸或一次性尿垫垫于患处,每日更换1次以上:3分。
, 百拇医药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伤口愈合;显效: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4 d创面均有显著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但试验组在疼痛减轻、创面渗出及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及表4。在术后创面出血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

    3 讨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Winter提出了“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伤口如能在湿润的微环境下,可提高上皮形成率,促进愈合[3],而经过研究证实,湿性环境会给伤口愈合带来众多益处:(1)湿润环境可加快表皮细胞迁移速度;(2)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这些生长因子刺激细胞增殖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白细胞功能增强;(4)酶学清创的愈合环境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减少细菌等微生物蔓延,降低感染的风险;(5)保持创面恒温,利于组织生长,无结痂形成,减少换药对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减轻疼痛[4]。由此可见将湿性愈合运用到肛瘘术后创面修复是非常适合且有意义的。, 百拇医药(孔婕)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直肠、肛管疾病 > 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