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3
编号:13657574
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术前及术后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摘要】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术前及术后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颅脑血肿患者40例,外伤性15例,非外伤性25例。所有患者经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术,并对其进行特殊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结果: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外伤性的多无后遗症;特重型可有后遗症,但会逐渐恢复;非外伤性者,意识、瞳孔恢复;10例偏瘫肢体逐渐好转及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2例保全了性命,但是生活不能自理。结论:颅脑血肿患者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疗效确切,并配合适当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软通道; 微创介入; 颅脑血肿清除;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113-02

    颅脑血肿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外伤性多由外界暴力所致,如跌倒、坠落及各种锐器、钝器作用于头部引起。非外伤性多由于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无论外伤性还是非外伤性颅内血肿,若CT检查幕上出血大于40 ml、幕下大于10 ml、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 cm者,均需行手术治疗。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术是应用化学、物理的方法和手段,配合使用“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治疗颅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本文中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颅脑血肿,均获得满意疗效,且术前及术后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颅脑血肿患者40例,外伤性15例,非外伤性25例,年龄20~75岁,大多数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改变或伴有偏瘫、失语甚至昏迷等。CT检查示:颅内出血均达40 ml以上。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术前治疗 严格卧床休息,抬高床头20°~30°,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适当应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吸氧2 L/min,头置冰帽,以减轻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呕吐者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吸痰,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1]。

    1.2.1.2 术前指导 脑出血患者心理负担重,护士要善于疏导其不良心态,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微创介入清除术的方法、必要性、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如软通道微创介入使用的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导管,前端为带有多个侧孔的表面光滑的球罐型盲端,进管时对脑组织及神经纤维起分离作用,对脑的损伤性更小[2]。颅内置管能在CT导引下操作,其准确性大,清除出血彻底,疗效好。列举成功病例,以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解除恐惧心理,确保患者的配合。
, 百拇医药
    1.2.1.3 术前准备 备皮,行术前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心电图、头颅CT、必要时备血[3]。术前12 h禁食、8 h禁饮。

    1.2.1.4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呕吐、四肢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1.2.2 术后护理

    1.2.2.1 卧位 微创介入术多在局麻或静脉麻醉下进行,故意识清醒又无呕吐者可抬高床头20°~30°,有利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昏迷者行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1.2.2.2 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术后常伴有失语、偏瘫、吞咽功能障碍等,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对疾病缺乏了解,易产生恐惧,烦躁、焦虑心理。针对患者情况及时给予心理安慰,耐心,细致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所认识,帮助其稳定情绪,配合治疗,安全渡过危险期。
, 百拇医药
    1.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2~4 L/min,以改善脑代谢,降低脑耗氧量。雾化吸入3~4次/d,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吸痰,舌后坠时放置口咽通气道或行气管插管、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4]。

    1.2.2.4 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扭曲、折叠、脱落。颅脑外引流导管为优质硅胶材料制成且带有刻度和三通阀,能调整或改变引流管的方向,经三通阀注入液化剂,液化血肿,收集标本。防逆流设置能最大限度地预防颅内感染,能够监测颅内压、相对调节颅内压的高低。(1)悬挂引流器的滴壶于病床床头,使滴管的末端高出外耳孔0~200 mm,低位悬挂积液袋。如患者烦躁,要用约束带适当约束,以免患者将引流管自行拔出,搬动时先关闭三通阀,以防引流物逆流引起感染。(2)观察引流是否通畅,不畅的原因多为:出血已被彻底清除、引流导管位置不合适、血肿液化不理想、颅内压相对偏低、引流器的低壶放置位置偏高、引流导管被堵塞或引流导管及连接管折叠等因素[5-6]。(3)引流速度不易过快过多,否则会导致颅内压过低,引起脑组织移位。(4)观察穿刺点及敷料,如有出血或引流液渗出较多,须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应用止血药、重新缝合头皮、固定引流导管,夏天每日换药,冬天隔日换药。(5)行CT检查,动态观察血肿的变化,血肿基本消失,可拔管,缝合局部头皮,3~5 d拆线。
, http://www.100md.com
    1.2.2.5 密切观察病情 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四肢活动、有无颅内压增高等。(1)意识改变是判断脑水肿和颅内压高低指征之一,。脑疝的早期表现是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可用Glasgow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2)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脑疝的早期患侧瞳孔先短暂缩小继之进行性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晚期随着血肿的增大,对侧瞳孔也随之扩大,对光反射均消失。(3)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上心电监护,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并记录。如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不规则等变化,是病情加重的表现。(4)观察有无呕吐,如呕吐频繁程喷射性,即为颅内高压引起,若为血性应疑为应激性溃疡,给予对症处理。(5)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及性状。手术初期正常的引流液为暗红色,以后逐渐变淡,引流量以每天不超过500 ml为宜,若超过500 ml,色鲜红,要警惕继发性颅内出血[7]。, 百拇医药(龙宗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