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6期
编号:13119535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6期
睫状体冷凝法,青光眼阀治疗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睫状体冷凝法与引流装置+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

    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患者采取单纯睫状体冷凝法,B组患者给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31.20±7.57)mm Hg,B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20.01±2.94)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13.33%,眼球疼痛发生率53.33%;B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33.33%,眼球疼痛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睫状体冷凝法,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效果更佳,能明显降低眼压,恢复视力,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法; 青光眼阀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6-0045-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6.022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与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高表达有关,由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病变引起,在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及生活环境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因其红膜表面及前房增生较多的血管或结缔组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