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36期
编号:12982207
麻痹性痴呆2例诊治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GPI)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GP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者是急性起病,1例患者是慢性起病,急性加重;均以痴呆为主要症状。入院按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为10分和8分;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TPAb及RPR均为阳性;颅脑磁共振成像均有脑萎缩。两例患者分别予以青霉素和强力霉素治疗,均疗效明确。结论:麻痹性痴呆的表现形式多,极易误诊,不明原因的痴呆及精神障碍均应筛查血清RPR及TPPA,有助于提高GPI的诊断,治疗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可选强力霉素。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精神障碍; 误诊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6.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148-02

    麻痹性痴呆(GPI)是大脑实质受到苍白螺旋体感染后出现的慢性脑膜脑炎,是最严重的神经梅毒,1882年Somasundaram首次报道了此病[1]。本病以进行性痴呆和精神损害为主要表现,常见记忆力减退,异常的精神行为,晚期痴呆进一步加重至完全丧失个人自理能力并出现神经系统的损害。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若能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例麻痹性痴呆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回顧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