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7期
编号:13001283
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7期
     在超声造影中,注射造影剂是重要环节。理想的超声造影剂可通过肺、心脏及毛细血管循环,可通过外肘静脉注射行造影,并且能够重复注射。在临床应用上,注射造影剂的方法包括缓慢静脉冲击注射法、持续静脉滴注和团注法三种。本研究采用的是持续静脉滴注方法,并根据时间设定了方法。在选择方法时,需根据检查部位、目的和造影剂选择合适的造影剂推注方法。

    缓慢静脉冲击注射法适用于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延长增强作用时间,减少彩色溢出伪影。在超声造影中,彩色血流显示峰值通常不随灰阶与多普勒信号衰减,如果注射剂量过大,则需严格控制造影剂剂量、速度和浓度,从而提高超声造影检查的效果。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其理论依据是微气泡在血液之中流动可产生强烈背向散射效果,提高肝动脉、门静脉内血流信号回声强度,从而增强彩色、能量和频谱多普勒信号[8]。在疑似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可提高肝脏肿瘤血流检出率,提高肝脏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肝脏肿瘤检出率,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方面,观察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方面,观察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肝脏肿瘤定性准确率比较:在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癌和肝内胆管癌的诊断上,观察组定性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肝脏肿瘤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肿瘤,肝脏恶性肿瘤前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给予患者有效的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本研究认为,在疑似肝脏肿瘤患者的诊断上,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映丰,周启昌,朱才义.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2(1):53-56.

    [2]钟子辉.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國医药指南,2012,33(13):530-531.

    [3]王婧,孙婧,杨红,等.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EB/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22(9):6820-6822.

    [4]付华伟,刘发生,冯晓曦,等.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灶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6,6(2):994-996.

    [5]胥莲江.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1(9):75-76.

    [6]尚国栋,刘俊德,李付民,等.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5(1):137-138.

    [7]张丽英,李开艳,崔贤,等.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治疗后的后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1(3):58-60.

    [8]吴猛,郑齐超.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1(34):57-59.

    (收稿日期:2016-11-10), 百拇医药(杨莹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