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32期
编号:13213775
基层医院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诊DSA检查并介入治疗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2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患病后2 h~6个月实施DSA检查,通过局麻方法实施股动脉穿刺,并放置5F动脉鞘,对患者实施全身肝素化,通过5F单弯或者猎人头造影对患者实施DSA。随后确定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现象,如果患者进行DSA后无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现象,或者只观察到不光滑的末梢动脉管为结果正常。与此同时对血管狭窄位置进行确定,将ICA(颈内动脉)划分为以下几段,包含岩段、海绵窦段、交通段、眼段、颈段及床突段。同时划分VA(椎动脉)为脊椎外段、硬膜内段、骨外段及椎间孔段。颅内段为前循环海绵窦段和其以上位置,颅后段为以下位置,颅外段为后循环硬膜内段。按照患者的实际症状表现、体征、MRI及CT检查结果等对其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形态进行相应的评估,确定责任动脉。随后对狭窄长度进行确定,选择血管壁不光滑位置的距离或者斑块距离,如果病变出现不对称性其狭窄长度为最近位置和最远位置间的距离。而后对狭窄程度进行检测,颅外程度为(1-狭窄位置处的血管直径)/远端位置处的直径,颅内程度为(1-狭窄位置处的血管直径)/估计狭窄位置原来的直径,轻度狭窄计算比例在29%以下,中度狭窄计算比例在30%~69%,重度狭窄计算比例在70%~99%,闭塞狭窄计算比例为100%。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