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34期
编号:13208384
消化内镜并发症的影响因素(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对消化内镜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有关预防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528例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诊疗后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进行分组,将未出现并发症的49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出现并发症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种类、体质指数及丙泊酚给药剂量和速度、诊疗方法等。结果:两组患者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体质指数超过28 kg/m2、合并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梗阻性肺病、心内膜炎、心脏病及年龄≥65岁者所占比例明显小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丙泊酚给药剂量和速度以1 mg/kg、20 mg/s为主,而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给药剂量和速度以12 mg/kg、5 mg/s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采取扩张食管和硬化剂者所占比例均明显小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诊疗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体质指数、年龄及合并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梗阻性肺病、心脏病等疾病及丙泊酚的给药速度和剂量、诊疗中应用硬化剂或扩张食管等,建议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以上高危群体加以着重关注,加大对其诊疗前后的护理防护和体征检查力度,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就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消化内镜; 并发症; 影响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9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183-02

    胃肠镜诊疗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和诊断精确性的一个主要方式,由于胃肠镜诊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操作性及可视性,所以,其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被作为诊疗胃肠道疾病的首选[1]。可是也有一些患者在进行胃肠镜诊疗之后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2]。为此,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5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消化内镜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有关预防对策进行探讨,以期降低消化内镜诊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5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比较完整,年龄20~85岁。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符合《消化内镜诊断金标准与操作手册》的诊疗适应证和诊断标准,排除语言障碍、精神障碍、听力障碍或意识模糊患者。依据患者诊疗后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进行分组,将未出现并发症的49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行无痛肠镜检测或无痛胃镜检测,对照组中71例实行无痛肠镜诊疗,427例实行无痛胃镜诊疗;观察组中19例实行无痛肠镜诊疗,11例实行无痛胃镜诊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无痛肠镜或无痛胃镜诊疗,根据《消化内镜诊断金标准与操作手册》中的有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3]。将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年龄、合并疾病种类及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软件及WHONET 5.3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整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中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的528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在在实行消化内镜诊疗后发生并发症,占5.68%,其中无出现死亡情况或肠穿孔、胃穿孔、麻醉意外等严重消化内镜并发症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晕眩症状和四肢乏力症状,其中9例发生呕吐、腹痛症状,占30.00%,6例发生一过性心率减慢症状,占20.00%,4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症状,占13.33%,7例發生其他心脏不良反应症状,占23.33%,6例发生呼吸抑制症状,占20.00%,7例发生术中呃逆症状,占23.33%,11例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症状,占36.67%,4例发生一过性菌血症,占13.33%,10例发生肠胀气症状,占33.33%,8例发生低血压症状,占26.67%。有些患者同时出现2项或2项以上并发症。

    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体质指数、年龄及合并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梗阻性肺病、心内膜炎、心脏病等所占比例明显小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诊疗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丙泊酚给药剂量和速度以1 mg/kg、20 mg/s为主,占78.11%,高于观察组的30.00%;而观察组患者以12 mg/kg、5 mg/s为主,占70.00%,高于对照组的2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采取扩张食管和硬化剂者所占比例均明显小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体质指数≥28 kg/m2和年龄≥65岁的肥胖患者消化诊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身材标准的青壮年患者。可见体质指数和年龄是影响患者预后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4]。国内也有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其指出由于肥胖患者和老年患者的肌肉相对松弛,故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舌根后坠现象,阻碍其呼吸,进而引起呼吸抑制[5]。针对该类患者,医生应当采取人工辅助呼吸、面罩加压供氧或加大勇气时氧流量等办法来解决患者的呼吸抑制症状,保证患者呼吸顺畅,进而提高消化内镜诊疗的安全性[6]。, 百拇医药(孙绍文 翁忠 唐龙)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