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17期
编号:13297302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对患者蛋白尿排泄和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DN患者90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肌酐(creatinine,Cr)、血清钾及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显著下降、Ccr指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r水平明显下降,对照组则略有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钾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远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5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75,P<0.05)。结论:在DN患者治疗中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提升治疗有效性,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糖尿病肾病; 肾脏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7.0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7-0-02

    DN是糖尿病病情进展逐渐引发微血管病变,继而影响肾小球硬化,促使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DN是导致肾脏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升高,与此同时,DN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目前已经被认可的有效治疗DN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receptor blockade,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但该两种药物均难以完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据资料显示长期服用该两种药物会有部分患者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1-2]。因此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成为DN治疗的主要趋势,本文则主要分析螺内酯治疗DN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对象均是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DN患者9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王海燕编写的《肾脏病学》中DN诊断标准者,满足WHO颁布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尿蛋白指标超过30 mg/24 h,且维持时间≥3周的患者。排除标准:对本次试验用药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参加其他临床研究的DN患者,不愿参与本次试验的患者等[3]。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男女比例为28∶17,年龄47~72岁,平均(58.3±3.3)岁,病程3~12年,平均(5.7±2.0)年;观察组患者45例,男女比例为31∶14,年龄44~70岁,平均(57.7±3.0)岁,病程5~12年,平均(6.4±1.8)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试验知情且签署研究授权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本次试验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饮食干预方式控制患者血糖指标,按时注射胰岛素直至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血压指标控制在130/80 mm Hg。对照组患者则口服厄贝沙坦(国药准字H20030016;生产企业: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30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片(国药准字H32020077;生产厂家: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2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1天和3个月治疗时间结束后采集空腹状态下血液,监测患者血钾和Cr指标水平。分别在试验前1周、治疗结束后当天采集患者24 h内的尿液,测定其24 h尿微量白蛋白、Ccr情况。参考《肾脏病学》中DN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指标均消失和恢复,病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或学习影响非常轻微;有效: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体征指标、临床表现均显著缓解,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相较治疗前生活质量有所提升;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无好转甚至加剧,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4]。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试验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钾指标、Cr指标、Ccr指标和24 h尿微量蛋白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该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钾水平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Cr指标和24 h尿微量蛋白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Ccr指标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远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5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75,P<0.05),见表2。

    3 讨论

    DN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肾脏衰竭等不良预后,继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从而延缓DN的发展。醛固酮在体内以基因、非基因两种方式来发挥其作用,研究顯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其血液中醛固酮水平均显著升高[5-6]。据Chen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动物在切除其部分肾脏后醛固酮含量会显著升高,由此说明醛固酮与肾脏功能存在密切关系,因此人们推测通过阻断醛固酮生物学效应能够改善患者肾脏功能,并且将该理论应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研究中。, 百拇医药(徐建川 林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