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24期
编号:13282197
快速康复护理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探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对其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进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术后排便功能,促进其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排便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4.0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4-0-02

    直肠癌是指位于人体的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交接部位的癌症,低位直肠癌则是指位于患者指腹返折以下的直肠癌,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从传统的手术治疗转变为保肛手术治疗,保肛手术治疗虽可以将患者肿瘤切除的同时保留肛门,但患者在术后一般会出现排便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2-4]。因此,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十分必要。现本文就对快速康复护理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保肛手术治疗的9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诊断为低位直肠癌的患者;采用保肛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的。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患有严重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32~72岁,平均(51.23±10.27)岁;疾病类型:乙状结肠癌9例,降结肠癌10例,横结肠癌13例,升结肠癌14例。研究组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32~70岁,平均(51.17±9.97)岁;疾病类型:乙状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10例,横结肠癌13例,升结肠癌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主要进行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阐述:(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意识等体征,并对其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控;应在患者术后尚未清醒时,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保证其呼吸道通畅;对其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中心静脉压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对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其留置的引流管做好处理。(2)饮食护理。术后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告知患者手术结束后的前期应减少豆类、甜食、乳类及高纤维类食物的食用,从而减少患者肠道产生气体及进行蠕动的活动;在手术结束的后期,患者可以多食用高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等活动,使其粪便量增加;术后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应使用清淡、营养、促消化及易吸收的食物,饮食要注意卫生,避免引起腹泻。(3)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日常护理中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安抚,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治疗和护理配合度。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引导患者进行排便功能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排便反射训练。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在餐后无论是否存在排便的想法都应进行排便,若患者存在排便的想法,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收缩肛门,控制排便,还可以采用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排便的想法得到减轻,缓解患者需要马上进行排便的想法。(2)盆底肌肉锻炼。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的去平卧位、作为或是站位进行锻炼,先指导患者将腹部、臀部及腿部肌肉进行放松,引导患者进行阴道、尿道及肛门附近的肌肉进行收缩,每次放松和收缩的时间控制在10 s,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15 min,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次。(3)缩肛训练。护理人员在术后的第7天可指导患者进行提缩肛运动,对其肛提肌进行收缩和放松,每次收缩和放松的时间控制在20 s,10次收缩和放松为1组,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组。术后第10天指导患者进行肛提肌训练,每次训练5 min,每天进行2次。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排便時间等术后恢复情况。采用徐氏肛门直肠功能评价量表[5]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功能进行评定,量表共有便意、排便时间、排便感觉、排便次数及肛门控制能力等5个维度,量表总分为10分,≤4分则表示患者排便功能差,5~6分表示患者排便功能一般,分数7~8分表示患者排便功能良好,9~10分表示患者排便功能优秀。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比较

    研究组术后排便功能评分为(8.98±0.81)分,对照组为(6.12±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P=0.00)。, 百拇医药(阮征)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