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394157
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情况、呼吸次数、CRP水平、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0.00%,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67%、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主要原因:干扰素是一种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药物本质属于蛋白质,能够阻止细胞分裂,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和抗肿瘤功效。该药物的抗病毒原理体现在对靶器官作用后,让细胞转录出大量的TIP-mRNA蛋白,阻止AIP蛋白的产生,TIP和核蛋白体相互结合后,会阻止mRNA与核蛋白体相结合,从而间接性的阻止病毒生长的效果,而不是直接杀害病毒。并且,干扰素还可以将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活力不断地提升,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效果,能够将抗病毒能力显著提升。布地奈德作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止喘类药物,属于能够吸入的糖皮质激素,该药物能够阻止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大量提升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能够阻止过敏性介质的分泌和运动,对改善患儿支气管反应具有较好的作用,并明显缓解炎症水肿情况,最终发挥出较好的局部抗炎功效。异丙托溴铵是临床上治疗支气管痉挛和喘息的主要药物,较好选择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中的M受体,使得支气管平滑肌具有良好的松弛度,属于抗胆碱药物,能够阻止乙酰胆碱、迷走神经递质大量释放。将干扰素、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联合使用后,对改善患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小儿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淑琴,张希文,滕宣光.小儿支气管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28-29.

    [2]陈思思,任洛,罗健,等.影响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多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2):88-92.

    [3]沈向梅.复方异丙脱溴铵联合布地奈德与干扰素-a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3):331-332.

    [4]刘华容.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76-78., 百拇医药(黄光辉 桂学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