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3689
加味柴胡疏肝散对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期
     【摘要】 目的:根据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病情特征,采用加味柴胡疏散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按照其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治疗组22例患者采取加味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参照组22例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及吗丁啉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临床各项症状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胃动素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较优,临床症状评分明显较高,临床总有效率(90.9%)明显较高,且不良反应率(13.6%)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加味柴胡疏肝散;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气滞证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3-0-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受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源于胃及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也是临床上一种最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感、上腹部疼痛等症状,生物学及内镜检查往往无明显异常[1]。根据相关的医学研究报告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胃肠道功能障碍、内脏过敏、精神及心理因素等所致。目前医学上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西医主要以促使胃动力药或抑制胃酸分泌物等药物治疗为主,但临床效果并不佳。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呕吐、呃逆”的范畴,故治疗时应以疏肝理气、运脾和胃为宗旨[2]。为了探究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行性与疗效,笔者所在医院开展此项试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本次试验的所有患者均符合2008年中华中医学会出版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诊断标准[3],入组前均进行为期1周的洗脱期。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干扰。治疗组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0~66岁,平均(42.0±5.9)岁;病程1~2.5年,平均(1.4±0.6)年。参照组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1~70岁,平均(46.0±4.7)岁;病程1~3年,平均(2.1±0.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此次试验主要是采取对照法来研究加味柴胡疏肝散对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治疗组采取加味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药方为:柴胡10 g,白芍15 g,川芎10 g,枳壳10 g,陈皮6 g,甘草9 g,香附10 g,郁金10 g,紫苏梗10 g[4]。按照此药方每日1剂用400 ml水煎服,每日于早晚各服1次。对于气滞较为严重患者,可酌量加服厚朴10 g,川楝子15 g[5]。参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肠溶胶囊(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及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吗丁啉,1粒/次,3次/d,于三餐前0.5 h内口服;泮托拉唑肠溶服胶囊,每日早晨于餐前服用1粒(40 mg),1次/d[6]。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服用其他药物,且用药忌食辛辣生冷食物。观察记录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并计算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中,主要就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胃泌素、胃动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分析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1)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治疗结束时,根据医护人员对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由医护人员对患者两肋胀满、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定,满分100分。(3)临床总有效率由专业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予以评定。治疗结束时,患者主要癥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为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为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为无效[7-8]。总有效率=(显效+痊愈)/总例数×100%。(4)不良反应情况根据医护人员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记录,计算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胃泌素水平为(54.2±11.3)pmol/L,胃动素水平为(254.2±41.3)pmol/L;参照组患者胃泌素水平为(58.9±14.5)pmol/L,胃动素水平为(267.2±44.5)pmol/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胃泌素水平为(22.9±9.1)pmol/L,胃动素水平为(368.2±56.9)pmol/L;参照组患者胃泌素水平为(48.8±12.6)pmol/L,胃动素水平为(395.1±52.6)pmol/L。与参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下降,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百拇医药(管春林)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