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14期
编号:13377927
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及其调控研究综述(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4期
     1.3 介导抗病毒细胞信号转导

    在RIG-I样受体的抗病毒信号通路中,大部分是因为RIG-I样受体能识别病毒成分,并诱导1型干扰素产生,依赖其蛋白结构将病毒信号传递下去[9]。RIG-I样受体有三个结构域:重复结构域(负责识别出PAMPs)、跨膜结构域和将活化信号传导下去的TIR受体结构域,TIR受体结构域能招募含有TIR结构域的接头蛋白,如TRIF、MyD88就是常见的接头蛋白。例如:TLR4通过MyD88介导NF-κB通路活化。当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分别被RIG-I和MDA5识别,随后即通过定位在线粒体上的一个重要接头蛋白MAVS(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激活下游通道,使得IRF3发生磷酸化、活化。在诱导1型干扰素的通路中:MAVS活化后激活下游的TRAF3、TBK1、IKK-i,进而磷酸化活化IRF3。TRAF3、TBK1、IKK-i均是TLR通路激活1型干扰素产生的共用分子。MAVS招募TRAF3,并发生K63位连接泛素化,进而招募激活激酶TBK1和IKK-i对IRF3/IRF7进行磷酸化活化修饰,活化后转移到细胞核,启动1型干扰素。因此TRAF3具有促进1型干扰素通路活化的作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