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25
编号:13535644
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25
     超声乳化手术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矫正视力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各种眼科相关并发症比较

    超声乳化手术组各种眼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前及术后角膜散光情况

    超声乳化手术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的角膜散光程度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角膜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角膜散光程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白内障是引发患者视力下降和失明的常见眼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混浊的晶状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硬核白内障有以下手术难点:(1)囊膜薄而脆,红光反射消失,撕囊难度加大;(2)核块坚韧,劈核困难,劈开后边缘较锐利易损伤后囊;(3)核块大,无皮质保护,转核易损伤悬韧带和囊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目前两种主流的白内障手术方法,临床上通常通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来进行。然而,随着白内障患者的核硬度增加,常规传统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难度增加,晶体核具有较大的韧性和硬度,即乳化所需的能量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导致患者并发症增多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