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32
编号:13527160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D-IBS伴焦虑状态患者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2
     中医学认为,D-IBS属于祖国医学的“泄泻”“腹痛”“郁证”等。该病病位在肠,但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脾胃虚弱和肝失疏泄可贯穿在肠易激综合征疾病发生的全过程。因此,肝郁脾虚是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疾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如《医方考》中所言:“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则运化、受纳功能失司,水湿内生,小肠分清泌浊功能下降,水走肠间,故发泄泻;肝主疏泄,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气主升,脾气不升则腹胀;腑气通降不利,气机受阻,气滞不通,不通则痛,而发腹痛。故治疗上,当以疏肝健脾为治法。

    痛泻要方最早记载于《丹溪心法》,由防风、陈皮、白芍、白术4味药组成,该方功效是健脾疏肝、化湿止泻,为治疗肝气乘脾型泄泻的经典方剂。笔者在此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味,来治疗伴有焦虑状态的D-IBS患者。方中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二经,有健脾补气、燥湿利水的作用,主要治疗脾虚纳呆,泄泻便溏,药理学提示其有调节胃肠道运动、调节肠道微生态、修复胃肠道黏膜损伤、抗炎等作用[9]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