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2013
编号:13479853
海派伤科导引功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特色与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13
     海派伤科流派强调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继承,各集大成者无不熟读古籍经典,辅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发展为一家特色,海派伤科导引方法是对古代导引术的继承和发扬。首先是对《黄帝内经》经筋理论的继承,十二经筋的走行及特点决定了功法的动作套路及作用目标。其次继承了《诸病源候论》辨证论治指导的基本思想,并建立了不同的导引体系[20]。还有就是各流派导引功法继承发展了古代导引术关于呼吸吐纳的部分,强调动作与呼吸相配合,符合传统导引术关于练功调息的思想理念。

    3.2 各流派导引功法是与其学术思想结合的产物

    在传统导引术的基础上,海派伤科各流派结合了自身学术理念的成果,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导引方法。全面继承这些学术成果,就需要对各流派治伤理念进行深入的学习、理解和贯通,对非特异性腰痛疾病的辨证论治,是选择导引功法的基础。非特异性腰痛属于中医“腰痛病”的范畴,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于脏腑理论、经筋理论和气血学说[21]。经筋理论是各流派功法的基石,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导引功法强调经脉循行在局部病理状态调整中作用,针对筋弛、筋强、筋萎及筋缩等不同的经筋状态,治以相应的导引功法,以“筋骨合和”为目的,这就是海派伤科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体现。气血学说对导引功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各流派均强调局部及全身气血的调整为腰痛病诊治的重点,尤以石氏伤科为代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不拘泥于腰部,气血的调整贯穿了全套功法的始终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