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2019
编号:13830437
艾普拉唑四联疗法初次治疗及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评估(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19
     2.3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B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低于A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补救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Hp感染导致是一个多阶段、机制复杂的过程,Hp黏附于胃黏膜上皮,并释放出多种毒素,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5]。Hp感染可造成患者正常胃酸分泌失调,当胃酸分泌过多时,患者则表现为胃窦部为主的慢性胃炎,同时也可导致十二指肠溃疡风险性的增加;当胃酸分泌过少时,患者则表现为严重性胃体胃炎,胃癌风险性因此增加。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长期感染的情况下,患者机体将引起一系列炎症及免疫反应,进而胃黏膜出现增生及萎缩。2012年我国发布的关于Hp感染共识意见中,针对伴有上腹部疼痛、烧灼感及反酸等消化道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应予以Hp根除治疗,一方面为了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抑制胃黏膜炎症反应,另一方面则是降低患者胃癌发生风险[6]。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Hp耐药性逐渐增高,临床根除Hp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还对患者的肠道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临床治疗难度加大。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在Hp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上具有明显的效果,Hp根除率明显提高。

    艾普拉唑、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及庆大霉素等药物均是Hp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上的有效药物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