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7期
编号:13190291
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26例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吴秀萍 杨治中 李金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对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胃镜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药物传统治疗,胃镜治疗组在胃镜下采用相应的器械进行镜下止血。 结果 治疗后比较:胃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94.92%,对照组为70.59%,胃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治疗组再出血率、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急诊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提高了止血成功率、降低了再出血率及手术率,是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

    [关键词] 急诊胃镜;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13-88-02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以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占90%。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肿瘤及血管畸形,罕见于肝胆胰疾病[1]。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死率较高,故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及普及,已有证据表明内镜止血能明显降低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再出血率、输血量和住院费用。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收治的126例患者主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急诊胃镜检查均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并随机分为两组:胃镜治疗组59例,其中男33例,女26例,平均年龄(41.8±7.1)岁;对照组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平均年龄(40.2±8.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估计出血量及病因等方面均有可比性(P>0.05)。具体病因。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药物治疗:及时补充和维持血容量、抑制酸分泌、止血药物,血管出血者予血管加压素或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等药物治疗。

    1.2.2 胃镜治疗组 在对照组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出血原因及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内镜止血方法。具体如下:

    1.2.2.1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本组病例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止血方法:①喷洒止血:对于局限性较浅表的黏膜糜烂或溃疡及贲门黏膜撕裂引起的渗血,用浓度为8 mg/100 mL的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在胃镜直视下对准出血病灶喷洒,每次喷量20~50 mL,留镜观察2~3 min无出血后退镜;②注射止血:如上述病灶经喷洒止血后仍有出血或溃疡面显露小血管出血及Dieulafoy病等出血用注射止血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