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24期
编号:13185249
多功能头部防护装置临床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张威 王雪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功能头部防护装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8例,在救护过程中均使用笔者所在医院自主研发的多功能头部防护装置。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在15 min内获得救护者57例(83.8%),15~30 min获得救护者9例(13.3%),30 min以上获得救护者2例(2.9%)。经过临床抢救,本组病例脱险61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89.7%。结论 在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护中,应用多功能头部防护装置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多功能头部防护装置;颅脑损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91-02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颅脑损伤患者救护的关键是及时进行伤口的包扎,国内目前主要采用无菌厚敷料、绷带、三角巾或头部弹力绷带等予以加压包扎,这种包扎方法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止血、防感染作用,但是在包扎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操作流程复杂、耗时较长、敷料易松动、止血效果不理想等,进而导致患者头部伤口持续出血或头皮血肿加重,甚至引起患者头部伤口出现感染症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笔者所在医院自主研发适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救护的多功能头部防护装置,并且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17~79岁,平均(41.3±2.4)岁。本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彩超与CT检查,并且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经过临床诊断,本组病例中开放性颅脑损伤39例(57.4%),闭合性颅脑损伤29例(42.6%)。按照GCS标准进行评分:3~5分22例,6~8分46例。本组病例的颅脑损伤原因为:车祸伤33例,坠落伤21例,击伤9例,砸伤3例,其他伤2例。

    1.2 方法

    在本组病例的院前及院内救护中,全部给予脱水、止血、纠正水电解质、激素、应激性溃疡预防药物、纠正酸碱失衡、抗感染、营养支持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