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7期
编号:13180684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7期
     [摘要] 产妇产后出血是分娩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机制障碍。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机率。

    [关键词] 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7-117-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者,由于失血过多,产后出血极易引起产妇的死亡。因此,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机率。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2010年共接收分娩产妇2 499例,产后出血21例,占分娩总数的0.84%,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2010年共接收分娩产妇2 499例,其中产后出血21例,占分娩总数的0.84%,年龄17~43岁。出血原因:宫缩乏力18例,产道损伤1例,胎盘因素1例,凝血机制障碍1例。

    2 产后出血的原因

    2.1 子宫收缩乏力

    产妇由于精神紧张和恐惧,从而使产程时间较长;产妇自身有急慢性疾病;产妇子宫过度膨胀(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等);产妇子宫肌水肿;产妇子宫肌壁损伤、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产妇胎盘早剥等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