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8期
编号:13180384
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促进合理用药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合理使用。 方法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完善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开展不合理用药处方和医嘱点评;加大抗菌药物耐药监测和药敏试验力度;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督查制度,采用行政手段和经济处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 结果 医院的抗菌药物滥用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使抗菌药物既用得上,又管得住,达到了合理使用的目的。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128-02

    抗菌药物是人类在医药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在对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必要保证。但是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在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其不合理使用问题也日趋严重,造成了医疗资源极大的浪费[1],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快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极大影响,抗菌药物的滥用将意味着人类将重新回到没有抗生素的时代[2]。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摆在政府、医院、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2011年5月卫生部开展了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笔者所在医院按照卫生部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专项政治活动的要求,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采取的主要措施

    1.1 成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按照卫生部《2011年全国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安顺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科教科、质控科,纪检监察室、药剂科、微生物室以及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1.2 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明确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建立抗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和个人进行教育和处罚。
, 百拇医药
    1.3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制度

    先后制定了《安顺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安顺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制度》《安顺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处罚规定(试行)》《安顺市人民医院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补充方案》《安顺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实施细则》等相关的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保证。

    1.4 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培训考试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要使医务人员能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加强合理用药相关知识的培训。笔者所在医院先后多次举办了专题讲座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专项培训,如《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等。培训后进行相关知识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取得相应的抗菌药物使用、调剂权限。
, 百拇医药
    1.5 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

    院长与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明确科室主任是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1责任人,根据科室的性质,确定抗菌药物住院患者使用率,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等指标,使全院的指标控制在卫生部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之内。明确科主任监督和管理临床医师按权限使用抗菌药物。

    1.6 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务科、药剂科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目录,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超常使用的药品进行合理的调整。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与监督,对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的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1.7 加强抗菌药物的购用管理

    药剂科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的梳理,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的抗菌药物品种。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为48种,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类口服制剂小于5个品种,注射剂小于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注射剂小于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小于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要小于5个品种,并将品种目录报市卫生局备案。
, http://www.100md.com
    医务科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临时采购制度和程序,满足特殊患者的治疗需求。

    1.8 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由药学专业的一名硕士、两名学士组成临床药学室,开展处方医嘱专项点评,深入到呼吸内科、骨科等科室参加临床查房,向临床医生学习,并提出用药建议。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定期作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分析,对超常使用的药物进行严格的管理。

    1.9 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必要时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

    医院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对于存在问题的医师依法依规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报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对存在问题的科室,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主任行政职务。
, 百拇医药
    2 取得的成效

    2.1 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整治前为78.0%,整治后为55.1%,下降了22.9%。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整治前为82.8%,整治后为26.3%,下降了56.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整治前为40.8%,整治后为15%,下降了25.8%。

    2.2 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

    整治前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3.0%,整治后送检率为30.9%,上升了27.9%。

    2.3 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整治前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合理率为51.7%,时机合理率为18.9%,疗程合理率为22.4%,预防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为18.9%。整治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品种合理率、时机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均大于90%,联合用药为0。
, http://www.100md.com
    2.4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整治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69 DDDs,整治后第1个月下降到58.7 DDDs,第2个月下降到31.5 DDDs。

    3 讨论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是医院保证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3]。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的药事管理和抗菌药物专项治理组织,才能使抗菌药物管理落到实处;医疗机构要根据自身的现状、用药水平和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疗效、细菌的耐药情况、不良反应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根据医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药品价格等因素,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制定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使临床医生能准确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知识,并合理使用;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督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措施,特别是在抗菌药物使用较为混乱的医院,制定严格、严厉的处罚措施,短期内能起到良好的整治效果;在收到整治成效的时候,要把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作为医院一项常态化的工作,贯穿于医疗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出现问题的药品,要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抗菌药物既能管得住,又能用得上,达到合理使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梅,易美红,罗燕梅.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确保医疗安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146.

    [2] 董懿珍.抗菌药物规范管理评价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66-267.

    [3] 刘鹰,朱蓓蓓,吴芳,等.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18(8):1145.

    (收稿日期:2011-03-28), http://www.100md.com(王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