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期
编号:13173193
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护理干预方法及对血糖调控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蒙文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对血糖调控的影响。 方法 总结41例糖尿病截肢患者护理干预的方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变化。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接近正常值,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截肢患者更好的恢复其心理健康,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糖尿病足;截肢;护理;血糖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2-139-02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糖尿病足部感染,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调整患者饮食,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加强感染创面的护理,避免发生截肢的后果[1],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因为就诊较晚或治疗效果不佳需要截肢,本研究主要探讨截肢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探讨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截肢术的糖尿病患者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53~88岁,平均(65.9±5.6)岁,糖尿病病程16~41年,平均(10.3±2.3)年,糖尿病足病程5个月~3年,平均(0.9±0.1)年,截肢部位大腿中下段者11例,小腿截肢者30例,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变化。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心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受到疾病的长期折磨,心理较为脆弱,且因为病情的需要而截肢时,患者更是难以接受,此时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突出,针对患者孤独、悲哀、绝望的心理变化[2],护理上首先要通过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与患者进行心灵的沟通,突出讲解实施截肢的必要性以及截止后通过功能锻炼和义肢患者亦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而且要根据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决定是否实施保密措施,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后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日常工作中要切忌在患者面前提及“残疾、跛”等敏感性词语,尤其是年轻患者,在截肢后一定要加强其心理疏通,避免因为抑郁而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针对情绪较为激动者,可以考虑使用镇静剂。

    1.2.2 血糖监测 正确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糖尿病截肢患者术前均予胰岛素治疗,每天用血糖机监测早、中、晚餐前半小时及餐后2 h血糖,病情内分泌专科医师和营养师指导血糖调控和饮食调节,对于老年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后血糖仍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