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5期
编号:13170488
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日下床活动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廖俪娣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日下床活动的意义。 方法 腹外疝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卧床3 d,观察组:术后6 h协助患者绕床活动。 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少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早日下床活动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外疝;早日下床活动

    [中图分类号] R6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5-147-02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1],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此外,较常见的腹外疝还有切口疝、脐疝和白线疝等。汪艳等[2]研究表明,腹外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日下床活动,有助于腹外疝患者的早日恢复。本研究对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实施早日下床活动干预,并观察了早日下床活动对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月源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腹外疝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32~7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6±6.7)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3.3±6.3)岁。两组腹外疝患者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腹外疝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对照组:术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