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5期
编号:13170605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马琼芬
第1页

    参见附件。

     老年特发性心律失常,既不是增龄相关的心脏退行性变,也不是各种致病因素和心血管病引发,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老年性特发性心律失常可在老年新出现,也可在老年前就已发生,而延续到老年仍存在[7]。在60岁后新发现者,因不能完全排除是人体退行性病引起,也还可诊断为老年退行性心律失常。对于老年前就有的心律失常,随着增龄有两个趋势:一方面心律失常可以逐渐减轻,甚至最终获自然自愈;另一方面心律失常也可能逐渐加重[3]。

    所有入选病例中,窦性心动过缓21例,一度房室阻滞22例,二度房室阻滞7例,最后经进一步检查,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可见由于窦房结的自律性及传导系统传导性的下降,缓慢性心律失常也是老年性心律失常常见表现之一,且多在夜间及休息时发作[8]。无疑DCG在诊断这类心律失常中因其具有连续长达24小时的检查性能,不仅能计数24 h总心率,而且能记数长间歇(尤其夜间)发作阵次及停搏时间,分析形成长间歇的原因,是干扰还是阻滞,所以能全面正确评价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指导临床合理心脏起搏器介入治疗,既能避免心脏起搏器扩大化,又能筛查高危患者及时置入心脏起搏器,有效减少老年人夜间心脏性猝死[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