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69684
药物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张慧?张涛?张彬?姜先雁?窦克非
第1页

    参见附件。

     为尽可能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术者应做到术前认真充分考虑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患者长期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出血风险等,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最大获益。2007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与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表了防止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过早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联合声明[7],强调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阿司匹林及氯毗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术中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对支架类型和病变处理措施作出个体化选择。一旦支架内有血栓形成,再次PCI治疗是最为快捷有效的方法,单纯球囊扩张,冠脉内溶栓,血栓抽吸术以及再次置入支架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也有学者采用冠脉内注入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效果尚待进一步大规模临床病例观察[8]。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确保规范口服两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比较少见,慢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所致再狭窄临床通常表现为心绞痛发作,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评价通畅性的金标准,若患者依从性差可选择冠脉CTA复检。术后用药规范和及时复检对减少或避免支架内血栓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Tselikas S.Drug-eluting stents and late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lessons learne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