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60027
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因素相关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赵小兵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降低住院精神患者猝死发生率。 方法 对40例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符合猝死标准的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患者38例,占95%,心电图异常改变有33例,占82.5%,有躯体疾病者23例,占57.5%,22例患者死亡前出现胃肠道反应和不适等反应,占55%。夜晚和白天猝死率有着显著性的差异(P<0.01)。 结论 患者的猝死与用药的情况、躯体变化、心电图改变、死亡时间等均有内在关系,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精神病;猝死;原因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79-02

    精神病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由于心理活动障碍,致使患者歪曲地反映客观现实,丧失社会适应能力,或伤害自身和扰乱社会秩序,对患者及其家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病程迁延、病情波动易复发,这也意味着精神病患者需长期住院治疗,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住院治疗期间常易发生猝死。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也叫急死,即看来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经治疗后已稳定或正在好转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 h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主张为1 h。精神病住院患者发生猝死往往也易造成医患纠纷。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病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预防和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发生和医患纠纷,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依照医院病案室死亡登记,选取40例2011年1月~2012年12月精神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同时符合关于猝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0~67岁,平均龄(39.8±7.6)岁,病程2 d~2年,平均(9.4±3.6)个月,住院时间1 d~562 d,平均(215.1±11.6)d。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