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56821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5日 叶方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纯音听力在术后均有提高表现,在0.5、1.0、2.0 kHz测听中,两组平均听阈提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33/34),对照组为93.8%(30/32),两组上述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耳积液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耳数率及感染耳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讨论

    实践表明,针对分泌性中耳炎采用保守方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实施中耳置管术预后显著。但在腺样体切除术是否实施方面尚存在较多争议[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腺样体切除术曾为主要方法,但在上世纪中后期,有观点指出腺样体为免疫器官,在机体中有一定作用发挥,故对其的切除率显著下降[4]。后大量研究表明,腺样体是重要的诱导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因素,故对腺样体切除的价值进行重新研究,具体表现为:咽鼓管在腺样体影响下可致功能障碍或机械性阻塞,使鼓室负压而出现黏膜渗液,且致病微生物以腺样体为“储蓄池”,中耳液中有多种病原体如病毒、衣原体、细菌等检出[5]。深入研究显示,对患者中耳炎的小儿腺样体组织和鼻咽部组织进行培养,可获得与主要致中耳炎发生的病原菌类似物[6]。Berger等报道,患者病发分泌性中耳炎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腺样体肥大细胞,致炎症介质增多,出现局部较强的炎症反应,咽鼓管的生理功能在炎症介质作用下而致紊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