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5期
编号:13156292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黄梅军 唐扬伟 邓思然 梁志建 黎全猛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疗效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等级资料使用Ridi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8个月,平均20个月;本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本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差异显著,手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R=24.5,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比较

    时间A级B级C级D级E级

    手术前3742586362

    手术后22212311284

    本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比较,见表2。

    由表2可知,本组患者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后,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比较

    时间椎体高度丢失(%)Cobb’角(°)椎管内占位(%)

    手术前4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