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4期
编号:13144881
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李文霞 尚清
第1页

    参见附件。

     1.2.2 引导式教育 按照儿童发育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一系列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每项活动要分步进行,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首先对患儿进行前期评估,然后以3个月为一阶段进行评估,由一名引导员和4名辅助人员进行引导式教育。其中对于3岁以下患儿进行“八节亲子体操”,按照1~8节拍的节律,在音乐刺激下诱导患儿进行动作训练,包括双臂前平举、双手胸前交叉、上肢上举和屈伸运动、翻身运动、双腿屈伸和伸直运动,每次进行30min;对于3~7岁的患儿进行被动和主动训练,进行上肢和下肢训练,进行户外认知学习和心理训练,每次30~60min。

    1.3 观察指标

    (1)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分数越高说明运动功能恢复越好。(2)智力发育评分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适应性发育商(DQ)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说明智力发育越好。(3)功能独立性评分采用WeeFIM量表评分,共18项,按照1~7分制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独立性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智力发育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和独立性比较(,分)

    组别n治疗时间运动功能智力发育独立性

    观察组39治疗前58.10±6.8769.24±7.5150.26±7.26

    治疗后 70.59±10.51#* 84.62±7.28#* 108.26±10.29#*

    对照组39治疗前57.58±7.2468.25±7.2351.23±7.36

    治疗后 64.24±8.99# 73.26±7.31# 80.26±10.67#

    P <0.05<0.05<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三个项目比较,t值分别为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