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3期
编号:13125355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欧阳晓红 丘惠娴 陈秀琼
第1页

    参见附件。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新生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6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HIE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皆无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其中男35例,女25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1800~4500kg。Apgar 评分3~7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体重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儿常规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抗感染、脑水肿有效治疗、控制惊厥现象及营养脑细胞等综合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做好对患儿的基础护理,保持患儿身体及所处环境的干净清洁,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使患儿舒适,避免感染、感冒等继发性疾病,密切关注患儿状况,对其出现的异常情况及临床症状予以及时的处理。

    观察组:进行干预护理。对家长进行儿童发育与早期训练知识宣教,使其熟悉抚慰患儿的措施,利于与患儿交流。待患儿病情稳定之后,根据其胎龄与生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干预方案。患儿出院前要先对其家长进行培训,提供学习资料,强调家长对患儿的训练。此外,护理人员也要定期通过电话或者家庭随访等方式了解患儿的情况。主要训练患儿运动发育、语言发育、认知能力、个人社会交往能力,并对患儿进行按摩、婴儿操,手法运动治疗肢体活动障碍、肌张力变化、脑瘫或疑似脑瘫患儿,30min/次,1~2次/d,同时给予针灸、按摩及理疗等辅助治疗。并进行出院指导。

    1.3 疗效标准[3]

    患儿的呼吸、惊厥、意识、原始反射及吮奶能力等,在1周内完全恢复,患儿反射及肌张力正常,瞳孔反射灵敏为显效;2周内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恢复,其肌张力及反射减弱为有效;2周内,患儿的临床症状未恢复,病情加重为无效。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3,6,9,12个月的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