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7期
编号:13123756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尚瑞平 杨艳杰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干预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1 个月的心理干预。首先应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存在的悲观、恐惧、焦虑和抑郁等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并应热情和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也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并请他们来介绍心理感受和经验。患者之间交流沟通比较容易产生共鸣,患者愿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患者放松紧张的精神,进而振奋精神、意志坚强。与患者的家属及朋友一起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消除患者低落的情绪。

    1.3 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 和Zung 抑郁自评表(SDS),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术后1个月进行测评。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低于50分为正常,高于50分为存在焦虑,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我国SDS以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其中轻度抑郁:53~62中度抑郁:63~72重度抑郁:>72,分界值为53分[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时点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见表2。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天的SAS及SDS评分分别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第1天的SAS及SDS评分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分别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术后1个月分别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据目前流行病学资料推测,到2020年,人类疾病死因排列顺序将有重大变化,全球冠心病死亡人数将由1990年的630万人次增至1100万人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