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9期
编号:13123380
艾滋病患者并发弓形体病误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袁永强 张先顺 米永华 余莉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弓形虫生长发育需要2个宿主,中间宿主包括爬虫类、鱼类、昆虫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和人,终宿主是猫及猫科动物。弓形虫有5种形态,在中间宿主体内为滋养体(又称速殖子)和包囊(内含缓殖子),在终宿主体内除滋养体和包囊外,还有裂殖体、配子体和囊合子。孵囊、包囊、假包囊具有传染性。如果被人吞食,子孢子及滋养体在消化道内逸出,侵入肠黏膜下的小血管或淋巴管,扩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无性生殖,形成一个有许多滋养体的集合物,无囊壁,称假包囊,囊内滋养体称为速殖子,最后被寄生的细胞破裂,滋养体再次侵入新的细胞,如此反复,导致局部组织以单核细胞为主参与的急性炎症反应,可表现为局部坏死性病灶,主要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和全身性播散性感染。但多数的是随着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弓形虫速殖子在细胞内的增殖逐渐减慢而发育成包囊,病变逐渐趋于静止,但在脑和眼的弓形虫由于有血脑屏障和血眼屏障使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不易到达,脑和眼中的弓形虫有时尚可继续分裂增殖,病变可持续存在或发展。包囊可在宿主体内长期生存,一般不引起炎症反应,但包囊内的缓殖子可引起慢性感染,缓殖子作为抗原可使宿主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应,总之,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弓形虫多为隐性感染,主要表现为血清弓形虫特异性抗体增高。当机体失去免疫保护时,如艾滋病、吸食毒品、各类型肝炎、恶性肿瘤、脾脏摘除、器官移植、常服用或注射免疫抑制剂患者等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受损或受到抑制,缓殖子便发育成速殖子,并大量繁殖损坏宿主细胞,形成播散和急性增殖,从而引起各种病变[3-4]。弓形虫可侵犯人体内任何器官,造成各种组织广泛炎症,但好发部位为脑、眼、淋巴结、心、肺、肝和肌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