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9期
编号:13123463
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刘向今
第1页

    参见附件。

     进行狭窄评判,轻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PSV100~125cm/s;中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1%~69%,PSV125~200cm/s;重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70%~99%,PSV>200cm/s;闭塞-无血流信号。并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及HAMD评定方法进行效果评定。经头部CT或MRI扫描证实,显效: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等症状有所改善,但仍对患者生活有影响;无效: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等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于计数数据的比较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在本文研究中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2。

    3 讨论

    脑梗死是随年龄有所增加,65岁以上人群增加最明显[5]。在脑梗死疾病中,颅外颈动脉狭窄性疾病(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tic disease)指可引起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和(或)闭塞,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密切关联。脑梗死大多由动脉硬化形成,一种是因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另一类可因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引起[6]。颈动脉内膜血栓样或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7]。如果颈动脉狭窄超过50%以上,就有可能发生脑供血不足,当颈动脉斑块脱落则会造成远端血管堵塞造成脑梗塞。流行病学资料显示90%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主要是颈总动脉的分叉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