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0期
编号:13123264
心脏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
心脏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心脏介入治疗患者2000余例,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30例,发生率约为1.50%。2000余例患者介入治疗方式包括起搏器植入、冠脉介入诊疗、电生理与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治疗等。30例严重并发症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包括13例反射性低血压、7例心室颤动、6例气胸、4例急性心脏压塞;男18例、女12例;年龄19~75岁,平均(59.6±10.5)岁。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皆采取心脏介入术治疗,术前皆建立静脉通路并予以吸氧处理,术中出现并发症后对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及分析[5],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处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急性心脏压塞及其急救护理 急性心脏压塞属于心脏介入治疗后一种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次研究30例严重并发症中占了4例,近1/7。从各大研究及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该并发症发生原因主要在于:(1)冠脉介入治疗极易引发冠脉穿孔;(2)采取房间隔穿刺时可能引发心房穿孔或者主动脉根部被刺破;(3)在送置导管时造成心肌穿孔或者冠脉窦(静脉)破裂;(4)部分患者在采取电生理与射频消融术处理时,高能量导致心肌损伤,从而出现穿孔。这种并发症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出汗、胸痛、脸色苍白、出汗及血压骤降等[6]。基于此,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查看有无血压下降、胸闷、急性心脏压塞及心悸等,一旦发现则要及时告知医师并协助处理,确诊后积极予以手术处理,常以心包穿刺引流处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后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