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3期
编号:12969660
糖尿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研究概况(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
     3.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1975年由Goto等在白化的Wistar大鼠中选出血糖较高的大鼠进行培养即GK大鼠,它具有血糖轻度升高,胰岛素分泌能力低,胰腺β细胞团块量减少等特点。胡泊洋等在实验中从第13周龄起连续监测GK大鼠的基础血糖值、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饲养到24~32周时,大鼠表现出了明显的糖尿病特征,且大鼠的死亡率很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细胞凋亡是导致高血糖和代谢性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大鼠虽然能很好的模拟人类发病机制,但模型很难建立,需要很长的造模时间,并且成活率较低,造模难度大,实验研究中受到局限。

    Zucker肥胖大鼠的“肥胖基因”(fa)的是1961年Zucker兄弟发现的,fa基因缺陷的纯合子个体(fa/fa),具有肥胖、高糖皮质激素、高血压糖耐量减低等特点。在2型糖尿病动物研究中常用Zucker肥胖大鼠。

    NSY小鼠是从Jcl-ICR小鼠亲株近交系小鼠,选择葡萄糖耐量低的小鼠进行繁殖。它具有年龄依赖性自发性糖尿病特点。但造模时间久,胰岛素的抵抗在12周龄时仍不明显。如控制饮食则病情发展更慢,高脂食品能够加速疾病的发生过程。

    OLETF大鼠是1984年日本一家制药公司杂交出来的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其胆囊收缩素(CCK)-A受体mRNA的表达完全缺失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