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14期
编号:12991448
钱传云:如何准确评估急重症患者的容量及其反应性?(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4期
     容量反应值的生理学意义

    右心室和左心室在机械通气和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心肺交互的血流动力学完全相反。呼吸机正压通气时,肺毛细血管血流被挤到左心室,射血分数可能会增加,心排出量增多;但在吸气末期,流回右心的血量(静脉回流)会下降,进而影响心输出量,随着血容量的逐渐不足而影响更大。

    机械通气时呼吸周期中血压是波动的,在吸气早期,胸腔内压升高,肺血流增加,左心室前负荷增加,左心室每搏量和动脉收缩压均升高(Reuter,et al,Antsthesist,2003,52:1005-1013)。动态(功能)参数如收缩压变异率(SPV)/呼气末血压与最低压差(dDown),脉压变异率(PPV),每搏量变化率(SVV)等,对于容量反应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SPV、PPV和SVV等参数也存在四个缺陷,一是只有在机械控制通气(CMV)模式下可以准确测量,有潮气量(TV)依赖性,而TV没有标准量;二是心律失常患者不能准确测量;三是受胸壁顺应性降低的影响(受肺顺应性的改变影响小);四是右心衰竭时也影响准确性,包含dUp和dDown双方面的影响。这些缺陷对临床应用这些功能参数具有一定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EEO:适用机械呼吸患者

    呼气末闭塞试验(EEO)的目的,是在正压机械通气过程中,吸气周期时可减少左心前负荷,因此在呼气周期末期时进行屏气处理,可以阻止氣流进入呼气循环而减少左心前负荷,相当于一次小的补液试验。法国巴黎Xavier Monnet等研究者对34例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比研究了EEO、PLR及液体冲击试验对容量反应性的影响。记录进行PLR之后,呼气末阻断后15秒以及快速扩容之后的心脏指数(CI)的变化。以心脏指数(CI)差值≥5%作为临界值。

    呼气末闭塞(EEO)和被动抬腿试验(PLR)的容量负荷试验,对改善心脏指数(CI)敏感性和特异性一致,均为91%和100%,临界值分别为5%和10%,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972和0.937。EEO对动脉脉搏压(APP)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100%,临界值为5%,AUC=0.967。被动抬腿(PLR)对动脉脉搏压(APP)的敏感性为48%,特异性为91%,临界值为11%,AUC=0.675。呼气末闭塞对动脉收缩压(ASP)的效果不佳,敏感性67%,特异性82%,临界值为4%,AUC=0.714(Xavier Monnet,et al,Crit Care Med,2009)。
, 百拇医药
    EEO的优点非常明显。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监测,设定EEO前后的心脏指数(cI)差值≥5%,实施容易;而根据时间很短的15秒呼气末阻断做出评估,对指导临床容量反应也很有意义。那么,EEO对呼气末正压(PEEP)会有影响吗?答案是没有影响。在高PEEP值的情况下,吸气平台压是30cmH2O,几乎没有影响。但EEO的缺点是,不适用于非气管插管患者和不能耐受EEO的患者,需要持续监测心排出量(CO)(Monnet,et al,Crit Care Med,2013)。只要是机械通气患者,不管是否有心率失常、自主呼吸,EEO都适用。

    被动抬腿试验:适用范围广、安全性好

    机械通气患者或自主呼吸患者都适用的被动抬腿试验(PLR)在若干年前就已得到应用。Thomas等1965年的文献即报道,PLR可增加静脉血回流,增加右心室前负荷。另有文献报道PLR可增加左心室前负荷(Rocha1987,Takagil989,De Hertl999,Kyriades 1994等文献报道),具有可逆性血流动力学效应,避免容量过负荷的风险。由于被认为对容量反应性评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佳,PLR长期不受重视。近几年来,这一方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希望,是因为床旁监测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可提供更敏感的容量反应。
, 百拇医药
    什么是被动抬腿试验?2011年,Paul E.Marik等在文献中对PLR进行了重新定义。首先是患者必须是被动抬腿,而不能自行抬腿;其次,PLR是一项试验,是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而不是治疗手段(Paul E.Marik,et al,Annal of Intensive Care,2011,1-1)。另外,PLR基线体位为半卧位45度,然后将患者上身放平,被动抬高患者双下肢45度持续1分钟,可产生近400mL的静脉血回流,观察心脏每搏量和心输出量的改变。特点是安全性有保障(直腿抬高后,右房压增高,放下腿后右房压恢复原位),效应可逆(并非真正输液),受心律失常、患者自主呼吸影响小等。

    在Monnet的另一项研究中,PLR基线体位为半卧位45度,然后将患者上身放平,被动抬高患者双下肢45度,给予盐水500mL,由此可划分为有容量反应的和无容量反应两组,对PLR有反应的患者给予盐水才有反应性(Xavier Monnet,et al,Crit Care Med,2006,34:1402-1407)。2013年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认为,被动抬腿具有预测评估容量反应性的效能,应选择对PLR有反应的患者再进行液体复苏。
, 百拇医药
    被动抬腿试验能做什么?新近发表的两篇针对PLR效能的大型Meta分析得出了相似的良性结果。ROC曲线下的面积(AUC)=0.95±0.1,界限值:心排出量(CO)10%±2%,敏感性85%,特异性91%(CritCare Med,2015);AUC=0.95(95%CI,0.92-0.98),敏感性86%,特异性92%(Intensive Care Med,2016)。拯救脓毒症运动集束化方案(Sepsis Bundles)2015年4月更新后加入了PLR方法,这对于指导急诊科医生的临床实践非常有意义。

    如何更好的实施PLR试验?关键的3点是:一是体位。要求躯干抬高45度,调节自动床高度,避免触碰患者肢体。二是最重要的是监测心排出量(CO)而不是血压(BP),并持续实时监测CO。三是完成PLR后回到躯干抬高45度的体位后,确认CO回到基线后计算差值(Xavier Monnet,et a1,Crit Care,2015)。同时,PLR试验监测的指标应选择心排出量(CO),而非动脉脉搏压(APP)。PLR对于心脏指数(cI)效果很好,敏感性91%,特异性100%,AUC=0.937,临界值10%;被动抬腿(PLR)对动脉脉搏压(APP)的效果则不是太好,敏感性48%,特异性91%,临界值11%,AUC=0.675。

    被动抬腿试验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要求持续CO监测,在基层医疗单位不易实施。另外,在患者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进行被动抬腿试验会有一定影响。而当患者腹腔内高压时,下肢静脉回流出现障碍,进行PLR可能会有问题。

    “有的急诊科医生认为进行被动抬腿试验并监测CO等不是份内工作,而是ICU医生的任务。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只要急诊科医生坚持去做这些试验就会发现其中的意义。”钱传云教授总结,评估容量反应性,单一的前负荷指标都不可靠。对于机械通气患者,PPV,SPV,SVV以及EEO是非常有效的;对自主呼吸患者或自主呼吸患者+机械通气患者,吸气时右房压(RAP)下降、被动抬腿试验、超声评估都可以应用。, http://www.100md.com(苏暄)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