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12期
编号:13088689
享受“无镜”美好生活老视及多焦人工晶状体全球最新应用进展和趋向(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2期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以眼部剧烈疼痛和环形角膜基质炎、角膜放射状神经炎为临床特点,是慢性、进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致病性阿米巴是单细胞原虫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淡水、海水、土壤、空气、污物、泳池、腐败植物、接触镜护理液、口腔、咽喉、唾液以及人畜粪便中,有包囊、滋养体两种存在形式。棘阿米巴能粘附在完整的角膜上皮表面,潜伏在上皮细胞之间(上皮损伤不是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必要条件),棘阿米巴原虫以细菌、真菌为生,可以与细菌、真菌及病毒混合感染,形成滋养体形式。

    棘阿米巴的致病机制比较复杂,我们曾进行过的相关研究发现,原虫对角膜上皮的黏附作用是发病的前提条件,直接吞噬角膜细胞成分,释放蛋白酶非接触性细胞溶解作用,接触性细胞溶解作用以介导角膜细胞凋亡。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角膜组织有一个细胞溶解环性浸润。棘阿米巴极少穿越内皮层引起眼内感染,但我们曾遇到一例,在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分泌物中查到棘阿米巴。据流行病学文献报道,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发病率为0.15~1.4/100万,佩戴角膜接触镜者发病率为0.2~2/10万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