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15期
编号:13088256
颈髓损伤的常规MRI表现与DTI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
     X线和CT诊断是临床诊断颈髓损伤的传统方法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取得了较为瞩目的进步,目前,影像学技术凭借检查快速、拿取报告时间短、无创伤等优势已被临床广泛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中,而相比于X线和CT诊断,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凭借组织分辨率高、检出效果确切、显像清晰,误诊或漏诊现象少等优势,已被临床认为是诊断颈髓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7-9]。

    对颈髓损伤患者实施MRI检查主要包括对其实施矢状位T1WI、T2WI扫描及轴位T2WI扫描,其中T2WI(T2加权成像)扫描能有效显示受压颈髓的形态及信号改变情况,并能有效结合受压颈髓的形态及信号情况对急、慢性脊髓损伤进行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较多研究显示[10],该检查的主观性较强,缺少量化指标,且对颈髓早期损伤变性和微结构改变的敏感性较低,因此,为保证确诊率,有必要对患者实施其他的检查。

    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属于功能性MRI技术之一,是在MRI弥散加权成像及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该技术已成为神经影像诊断领域的重要补充方法之一[11]。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可有效通过检测水分子在脊髓中弥散运动各向异性分数值(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情况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