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2838
自助弹力套扎器治疗直肠息肉及II,III度痔疮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见表3。

    3 讨论

    痔疮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痔疮的发病机制以“肛垫下移学说”最为多见。肛垫是肛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可维持人体部分肛门静息压,在肛门正常闭合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肛垫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维持肛门精细的辨别功能,在人体排便、排气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当Park’s韧带出现损伤或断裂,导致肛垫的支持组织丧失而出现下移,窦状静脉淤血,逐步扩张而导致痔病或痔的形成[2-3]。基于上述理论,目前临床治疗痔疮,由过去通过手术将痔切除,而转变为将脱垂的肛垫通过手术恢复至正常部位,并尽可能完整保留肛垫的结构,以尽可能少地影响精细控便能力。PPH是一种治疗痔病的手术方式,基于上述”肛垫下移学说“而提出,其是应用吻合器在齿状线上方将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环形切除,之后对黏膜进行环形吻合处理。手术能使下移的肛垫向上吊悬,使其解剖位置得以复常。多项研究显示[4-5],PPH在痔疮治疗方面的疗效较好,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相对费用亦较高。

    RPH是传统胶圈套扎术改良后的一种痔疮新疗法,将枪口附近黏膜利用负压原理吸入枪管内,套扎痔核或痔上黏膜组织,上提肛垫使其解剖位置恢复,同时利用胶圈阻断内痔的血供,通过注射硬化剂于黏膜下,使痔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