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4
编号:13650417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4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的管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选择我院84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给予实验组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和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和满意度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不安全事件。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首选方法,其护理风险性大,专业性强,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今,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患者的数量急剧增加,然而相应的护理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对护理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将血液透析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6~65岁,平均44.5岁;实验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5~65岁,平均44.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但具有可比性。

    1.2 预防护理风险的管理措施

    1.2.1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首先要求护理人员了解血液透析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对血液透析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此外,护理人员还要针对比较常见的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同时医院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2.2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医院要对血液透析的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进行明文规定,同时制定系统性的护理工作标准,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评。对各个环节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和讨论,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1]。

    1.2.3 完善血液透析制度和流程 通过对临床上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建立和完善血液透析的基本制度和流程,规范交接班的制度和流程以及消毒隔离制度等。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血液透析相关制度和上下班流程的学习,制定出双休日和节假日血液透析工作安排,从而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1.2.4 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前、中、后都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病情等信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意识淡漠、烦躁不安的患者,可以使用床栏保护,对有心理负担的患者要多与其进行沟通,对水肿严重患者要鼓励其进行翻身,预防褥疮发生。为血液透析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护理人员要同时还要采取措施防范自杀行为发生[2]。

    1.2.5 提高护士人员的责任心 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并对患者的血路管、机面和针眼进行巡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定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透析器复用规定、输血法、护士管理条例、麻醉药品使用管理方法、医疗垃圾管理办法等。同时对医疗纠纷处理办法进行规定,使每位护理人员掌握如何保护现场、如何逐级报告以及如何封存病例等。

    1.2.6 加强控制血液透析的感染事件 医院相关部门应制定血液透析的操作规程,对于存在传染病的患者要严格分区分机透析,定期对患者进行传染病检测;护理人员还要定期对室内空气、反渗水、透析液、物品表面等进行清理,一般规定每季度对透析液内的毒素进行检测,每年对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进行检测。

    1.2.7 加强健康宣教和指导 由于大部分患者对尿毒症和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识不了解,从而担心血液透析可能会导致残余肾功能的丧失、尿量减少等,从而不愿意接受血液透析。并且相关研究表明每周透析小于12h的患者,其病死率和并发感染现象均高于透析时间大于12h的患者。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安全、并发症等各方面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

    1.3 疗效判定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的护理风险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l8.O,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护理风险,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实施风险管理干预,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护士责任心、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专科技术操作和专科理论知识的培训,从而为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液透析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开秀.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的安全分析及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9(4):49-50.

    [2]彭清平,刘俊茹,康敏.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5(20):156-157.

    [3]张秀荣.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医药前沿, 2013,12(27):75-76., 百拇医药(张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