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6
编号:13647653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近期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6
     【摘 要】目的:研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近期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采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行电切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4个月后对其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分析其宫腔恢复和月经改善的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对所选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效70例,有效率为97.22%,无效2例,无效率为2.78%。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临床效果

    宫腔粘连指的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后,患者宫腔壁与宫颈管的粘连,宫腔粘连会对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功能及月经造成影响[1]。本文就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近期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采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行电切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19~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04)岁;闭经或月经量少46例,月经紊乱8例,不孕8例,腹痛6例,习惯性流产4例。所选患者病史中有宫颈或宫颈手术病史,如:人流、自然流产、葡萄胎、引产、宫颈糜烂激光手术、子宫异常出血性刮宫、足月分娩、清宫等,其中,宫腔操作一次22例,宫腔操作两次37例,宫腔操作大于三次12例,合并宫颈手术史1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入院前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并排除垂体、卵巢及下丘脑部位病变引起的闭经。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和通过;且均经患者和家属签字同意。

    1.3 宫腔粘连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生育协会宫腔粘连的分类标准,并按宫腔粘连的程度类型,将宫腔粘连分为:重度、中度及轻度三种。①重度:粘连累及>宫腔面积的3/4,且存在厚的肌纤维带,宫腔上部阻塞;②中度:粘连累及1/4~3/4的宫腔;③轻度:粘连累及<宫腔面积的1/4,宫底及输卵管开口正常。
, http://www.100md.com
    1.4 手术设备

    宫腔镜手术选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24Fr与27Fr可旋转式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手术中的B超监护选用日本Aloka-210、RT2600实时线阵超声仪和RT3000扇扫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MHZ。

    1.5 手术方法

    术前一晚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清洁灌肠,术前的2小时让患者舌下含服卡孕栓,或者将卡孕栓放置于患者肛门或宫颈内,起到扩张及软化宫颈的作用。手术选用静脉麻醉,宫颈镜电切术全程在B超监护下进行,用常规的宫颈扩张器将患者宫颈扩张到10号,将膨宫压力设定为100mmHg,流速设定为260~300ml/min。用B超对患者子宫的大小、位置、子宫壁厚度、宫腔线位置与断失情况进行探查,并参照患者宫腔粘连的情况,用针状电极划开患者的宫腔粘连,逐步将宫腔打开,使两侧的宫角暴露,之后,用环状电极切取患者的部分粘连组织,并送病理检查。另外,所选患者中合并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纵膈患者同时进行内膜息肉切除及纵膈切除手术。手术完成后患者的宫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双侧宫角清晰可见。手术后患者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并进行雌激素的补充,戊酸雌二醇,补佳乐1mg,1天2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补充一个疗程。所选患者均进行为期3天的预防感染治疗。在B超引导下进行扩宫、并置镜,沿子宫的中轴水平线进行粘连组织的切除,并观察电切形成的强回声光带是否居中,同时监视子宫壁厚度的变化和切割镜的位置,观察患者子宫周围是否有液性暗区,若有液性暗区且在短时间内液性暗区迅速扩大,则很有可能出现子宫穿孔。
, http://www.100md.com
    1.6 疗效标准

    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每个月一次,了解患者月经及腹痛等情况,3个月之后再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①无效:闭经者或月经未恢复正常,月经量少者月经量为增多或反而减少,月经紊乱者月经未恢复正常,不孕症患者宫腔形态未恢复,腹痛患者疼痛未消失;②有效:闭经者月经恢复持续3个月,月经减少者月经增多持续3个月,月经紊乱者月经周期持续3个月正常,不孕症患者宫腔的形态恢复正常,腹痛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成功的标准为:患者整个子宫腔恢复正常大小和正常形态,宫底部分显露,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患者术后3个月再次进行宫腔镜的检查,取出宫内节育器,镜检未出现宫腔内粘连的情况,内膜发育良好,且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

    2 结果

    2.1 宫腔粘连程度与月经异常的关系

    本次所选患者中月经量减少、闭经、月经紊乱共54例,其中37例闭经患者以中度及重度的宫腔粘连为主,17例月经减少患者及月经紊乱患者以轻度及中度宫腔粘连为主,由此可见,月经紊乱与宫腔粘连的关系密切,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1。
, 百拇医药
    2.3 随访结果

    术后3个月对所选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效70例,有效率为97.22%,无效2例,无效率为2.78%。

    3 讨论

    子宫内膜基底层的脱落与损伤都会造成子宫内壁粘连,通常情况下,患者均有宫颈或宫腔的手术操作史[2-4]。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由于子宫的内膜基底层破坏较为严重,子宫内膜和腺体再生能力较差,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不强,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不好。近年来流产率增加使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所以,因针对IUA的病因进行预防,并尽量避免对宫腔粘连患者进行过度吸刮宫形式的医源性损伤[3-5]。宫腔镜下的宫腔粘连电切术是在直视状态下有针对性地对宫腔粘连进行切开或分离,以此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月经,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育机能,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使用最标准的方法[6]。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与宫腔粘连的程度有密切关联,宫腔镜电切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及子宫形态[7]。本次研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近期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有效率为97.22%,由此可见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常亚杰,张祖威,陈玉清.中重度宫腔粘连电切术后辅以人工周期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2013,7(9):78-79.

    [2]胡琴琴,冷伟香,黄影蓓,等.宫腔镜诊治中、重度宫腔粘连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5(8):113-114.

    [3]何艳,季菲,马彩玲,等.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68例近期临床效果的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9(5):89-90.

    [4]钟燕丽.宫腔镜引导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6(9):23.

    [5]邱诗贤,刘芳,刘剀.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6(9):21.

    [6]王琦,宋振霞,刘永红.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1,3(5):89.

    [7]叶可君,蔡珠华,曹华妹,等.宫腔镜电切术后置环加人工周期预防宫腔粘连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2,1(9):56., 百拇医药(李丽娜 马智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