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栓塞(脑梗塞)
编号:13641753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1
     【摘 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满意率为73.33%,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MBI、FMA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实施优质护理,可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优质护理;老年

    脑梗塞是因脑部缺血、缺氧、供血不足而引发脑组织软化或脑组织坏死性疾病。该病高发于老年人群,其具有极高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远期预后[1]。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护理方案。老年性脑梗死为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组研究对老年性脑梗死实施优质护理,对其护理情况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分会中老年性脑梗塞诊断标准[2]。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72.5±6.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78h,平均时间(12.3±2.1)h;纳入标准:符合老年性脑梗塞诊断标准;60~80岁;与本组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合并心、肾、肝功能不全者;与本组研究不配合者;严重血液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及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康宣教 通过了解患者的性格及文化背景,通过视频、图片及文字等不同宣教途径,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在宣教过程中,积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状态,并在口头上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更多地了解疾病,缓解精神压力。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尽量保持卧床休息,下床时间不宜过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不进食过热、过冷食物,减少刺激性,避免消化道粘膜出血。

    1.2.2 心理护理 老年性脑梗塞是突发性疾病,患者极易出现紧张、恐惧与焦虑情绪,这严重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予以安慰。大多数患者伴有行动障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更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多安慰及鼓励患者,取得患者信任。

    1.2.3 饮食干预 脑梗塞患者每日需要摄入足够热量的营养成分,热量每日约2000千卡左右,主要是从日常饮食中摄入,可适当增加富含脂肪及糖类、蛋白质等的食物,但是有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例外。蛋白质在总热量中占25%,脂肪占25%,糖类为50%。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设计合理的营养食谱,满足日常营养所需,提高机体免疫力。

    1.2.4 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训练患肢,开放肌腱潜能。通过指导患者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功能及吞咽功能训练,促进语言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经运动功能评分(FMA)[3],对两组患者作肢体功能进行评定,100分表示正常,95~85为中度运动障碍;50~85为明显障碍,50分以下为严重障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总分100分,95~75为轻度缺陷,74~50为中度缺陷,50分以下重度缺陷。采取自制满意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 19.0软件作数据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χ-±s)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满意率为73.33%,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方式均发生明显改变,致使老年人群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成为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主要原因。脑梗塞为高发性脑血管疾病,为突发性疾病,且具有较高致残率及致死率,导致患者出现恐惧及紧张情绪,不利于临床治疗[4]。实施优质护理措施,针对患者需求予以治疗,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及MBI、FM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在优质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的锻炼及饮食方式,促进患者积极进行锻炼,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从而促进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恢复[5]。

    综合上述,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765.

    [2]张冰,易昌华,胡晨,等.高龄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2,18(10):1470-1472.

    [3]陈凤英,李喜春.外伤后形成脑梗塞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2,18(10):1488-1489.

    [4]安文峰.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4,52(36):257.

    [5]曾维.脑梗塞后遗症期合并压疮的治疗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58-159., http://www.100md.com(马静)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栓塞(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