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14
编号:13638928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和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4
     【摘 要】慢性肾衰竭(CRF)在中医学中属于“关格”、“水肿”、“虚劳”、“溺毒”等范畴,其病理变化常可涉及到人体各系统多个脏器的功能失调以及代谢紊乱,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本文结合我院中医科诊治的临床经验,对中医治疗CRF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中医治疗CRF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因不能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而出现的代谢紊乱和一系列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且病情呈不可逆发展,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最终归宿,属中医学水肿、癃闭、关格、溺毒及肾风等范畴[1]。目前,中医药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保护肾功能等方面优势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中医科对慢性肾衰竭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治疗CRF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我科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和方法总结如下。

    1 中医学对CRF病因、病机的认识

    根据病程以及临床症候特点分析,CRF在中医学中属于“关格”、“水肿”、“虚劳”、“溺毒”等范畴。从发病机理分析,CRF发病包括内在因素及外来诱发因素两个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