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病 > 痛风性关节炎
编号:13626175
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1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和住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以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急性期患者给予美洛昔康片口服,缓解时口服别嘌醇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和肌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尿酸、肌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月,治疗组的尿酸、肌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例,占比2%)明显少于对照组(13例,占比52%)(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关节炎;痛风;复方倍他米松

    痛风是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指急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1]。近年来痛风发病率总的趋势逐年上升。本研究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2]。50例患者均于起病后1~3d就诊,均处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活动期。排除明显痛风石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排除严重脏器损伤者,排除有血液系统病变和相关药物过敏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其男24例,女1例,年龄24.4~70.2岁,平均年龄(39.7±10.9)岁,病程1d~15.3年,平均3.1年;对照组25,其中男25例,女0例,年龄22.5~71.6岁,平均年龄(40.1±11.3)岁,病程2d~16.6年,平均病程(4.2±2.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节肿痛及轻度肾损害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低嘌呤饮食,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到2000~3000mL,服小苏打或枸椽酸钠碱化尿液,保持尿pH值始终在6.2~6.8。发病2周后加用降尿酸药别嘌呤醇。

    治疗组:接受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1mL复方倍他米松针,肌注;泼尼松5mg/次,3次/d,口服(每隔3天减量5mg至减停)。

    对照组:急性期给予美洛昔康片,每次7.5mg,口服,每天1次;秋水仙碱,口服,首服1mg,每2h服用1mg,至关节症状缓解停药,但24h内总量不超过6mg;缓解期,口服别嘌醇片,每次100mg,每天3次。4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和肌酐水平;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血尿酸恢复正常,为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有很大改善,为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血尿酸有小幅下降,为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没恢复或恶化,血尿酸无变化,为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关节疼痛情况、触诊压痛情况、肿胀度情况、肾功能、皮肤红晕情况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评价结果比较

    两总有效率均为100%(痊愈+显效+有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和肌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尿酸、肌酐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月,治疗组的尿酸、肌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12%),其中1例表现为面部潮红,1例血压升高,1例血糖略偏高,无明显失眠、兴奋、腹泻,经药物减量,适当降压降糖治疗症状改善,无肝功异常。对照组13例(52%)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5例腹泻明显,经治疗后症状改善。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x2=11.95,P<0.05)。

    3 讨论

    近年来痛风发病率明显增加,且存在地域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痛风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2]。痛风急性发作传统的治疗方法首选秋水仙碱[3]。但由于秋水仙碱缓解症状所需剂量一般接近中毒剂量,不良反应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4]。本研究治疗组选用复方倍他米松肌注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口服,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应用美洛昔康和秋水仙碱治疗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而治疗后1月,治疗组的尿酸、肌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例,占比2%)明显少于对照组(13例,占比52%)(P<0.05)。

    综上所述,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期临床疗与秋水仙碱相当,但其对尿酸、肌酐水平的调节功能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明显较少,且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雄峰,钟琴.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04):741.742.

    [2] 覃英梅,李泳.痛风的药物治疗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361.3363.

    [3] 陈军,马丽珍.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03):982.984.

    [4] 杨君霞,刘琳,王向党.大剂量与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的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34):50.51., 百拇医药(刘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病 > 痛风性关节炎